- · 《企业改革与管理》投稿[05/29]
- · 《企业改革与管理》收稿[05/29]
- · 《企业改革与管理》数据[05/29]
- · 《企业改革与管理》栏目[05/29]
- · 《企业改革与管理》刊物[05/29]
- · 《企业改革与管理》征稿[05/29]
闯新路 勇攀登①丨领跑国际市场,中国机床龙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东岳4号线的研制成功,引领了国内汽车大型快速冲压线的市场需求,济南二机床相继进入通用、大众、日产、沃尔沃、雷诺等国内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同时为后期连续赢得福特项目奠
东岳4号线的研制成功,引领了国内汽车大型快速冲压线的市场需求,济南二机床相继进入通用、大众、日产、沃尔沃、雷诺等国内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同时为后期连续赢得福特项目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3年张志刚上任时,济南二机床就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机制改革,尝试了多种激活济南二机床企业活力的管理方法。
7月12日下午,身着蓝色工装的张世顺接受了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采访。一个小时的对话中,张世顺没有过多谈及企业成果和市场业绩,而是坦诚地告诉记者,“干企业必须时刻高度紧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努力明天会收获什么,今天的懈怠明天会失去什么。”
在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压力机及自动化公司总工程师王传英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大型冲压生产线情况。
——市场导向,挑战高端,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精准预判——快速响应——引领市场”的市场正反馈机制。
今年年初,企业又开展了新一轮竞聘。27名中层正职,除一人外,其余人员都进行了轮岗换岗。
事后,张世顺跟年轻同事开玩笑,“并不是总有这种机会和平台,让你犯个错就是世界级水平的错误。”
为何没上市、没贷款、没海外并购的济南二机床得以实现持续发展?
从最初的主动学习到引进国外技术深度合作,到后来的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再到今天的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现在的济南二机床越战越勇,让世界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郭由 济南报道
在国际市场复杂多变,关税增加25%的不利形势下,济南二机床又赢得福特美国工厂、土耳其工厂3条大型冲压线订单
张世顺说,“对于二机床的绝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们的最后一份工作。”他现在认为,比起技术,管理更重要,“技术创新最终要依赖于管理创新,如果管理不到位,有技术也发挥不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当济南二机床的安调工人在异国安装压力机横梁时,都会把中国的五星红旗一同升起来。在装备制造业这个没有发令枪的“赛场”上,二机床作为机床行业的“国家队”,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赛场升国旗、夺奖牌。
坚守主业勇攀高峰
走进济南二机床厂区,一条开阔笔直的吉尔大道向南延伸,道路两侧,一座座年代久远的红色老厂房里传出机器的轰鸣声。它们和厂区内那些高大的法国梧桐一样,如同百年老厂的守望者,历经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见证着济南二机床的兴起与壮大。
——勇破坚冰,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源动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竞聘任期制——差异化薪酬分配制”的市场化管理闭环。
——瞄定前沿,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力。每年拿出6%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关键技术攻关与高端产品研制。
如果说坚守主业、稳定发展是济南二机床八十多年来不变的追求,那么改革和创新就一定是推动二机床实现跨越发展的驱动力。
如今,济南二机床大型冲压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大批机床装备。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机床工业诞生了18家机床厂,被称为“十八罗汉”。济南二机床便是其中之一。1951年,二机床接到的重要任务是生产龙门刨床。
当时项目安调过程中遇到了电机多次被烧的难题。“合作伙伴都是世界顶尖的公司,采用博世的控制系统,把西门子的电机烧了,双方都不承认自己有问题,都有充分的数据证实。”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济南二机床多次召开国际电话会议,最多的时候有“三国七方”参会——美国通用汽车总部、通用中国、上汽通用、德国欧宝、博世、西门子和济南二机床,排查问题,共同分析,通过横向比、纵向比,做实验、做测试,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
市场大潮瞬息万变,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又残酷,昔日的“十八罗汉”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要么被并入工业集团,要么被民企并购,要么破产重组……只剩济南二机床一个逆势而上。
2008年,张世顺带领团队实施了上汽通用东岳4号冲压线项目。事实上,赢得东岳4号线订单,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做不好,会影响企业未来;但是你不做,没有大型快速线的市场业绩,就无法踏入高端市场的门槛,形成恶性循环。”从零到一的突破绝非易事,实施中碰到很多难题,有的甚至问题原因出在哪里都找不到,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推进。
文章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网址: http://www.qyggygl.cn/zonghexinwen/2022/0718/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