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常州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对策(3)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 产业发展建议 (1)普及康复知识。利用自媒体、大众传媒、座谈会和单独咨询等多方式普及康复知识和康复技能。加强康复医师和志愿者定期开展康复

5 产业发展建议

(1)普及康复知识。利用自媒体、大众传媒、座谈会和单独咨询等多方式普及康复知识和康复技能。加强康复医师和志愿者定期开展康复讲座,提供康复指导,切实提高康复人群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康复理念和康复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知康复、懂康复、用康复的环境氛围。

(2)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我市康复辅具发展实际的、可落地的产业政策,如将工伤人员的康复辅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贫困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将部分康复辅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将符合条件的高端康复辅具产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范围、创新商业保险公司康复辅具产品种类等。

(3)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康复辅具职业培训和教育机构,加强对康复辅具生产制造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层次教育,从专业知识和实操2个角度进行考核。加强本地相关院校康复专业建设,和医疗机构、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正规康复专业人才,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企业和产业需求。

(4)研发高端康复产品。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康复人才、技术、产品及其标准,加强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等国内大院大所合作,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可穿戴式等方向,不断研发高技术、高质量、高性能的康复辅具产品,逐渐向“以质取胜”方向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5)加强产业监管。不同于医疗器械具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康复辅具管理没有立法保障,导致产品监管松散。因此为保障弱势群体安全,鼓励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建立产品追责制度,制定产品企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推动本地政府加强对产品制造企业的监管,建立抽检制度和问责制度并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1]单新颖,张腾宇,张晓玉.可穿戴技术在康复辅具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1149-1151.

[2]孙路路.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民政,2017(10):37-39.

[3]单新颖,闫和平.我国康复辅具管理思路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5):552-553.

[4]母瑞红.我国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的监管现状与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7):663-664.

[5]郑飞雪,贝维斯.辅具适配和环境改造在残疾人社区康复中的实践及启示[J].中国康复,2014,29(5):396-398.

[6]毕琪,季敏,宋毓,等.上海市辅具器具适配服务对残疾人照顾者负担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5,28(7):80-82.

[7]王宏,许晓鸣.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其服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4):321-323.

[8]白杨,欧阳昭连,杜然然,等.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机构养老康复辅助器具发展现在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8):158-162.

[9]于涛,王昊,余海瑞,等.天津市部分养老院康复医疗现状及服务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77-79.

[10]王喜太.将康复辅具纳入医保有利于保障民生扩大内需[J].中国民政,2012(6):24-26.

[11]樊瑜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大发展[J].中国民政,2016,(21):40-42.

[12]方新,李高峰,熊宝林,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2):211-213.

[13]方琼.融合康复产业的高职专科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7,39(2):136-139.

[14]罗椅民,师昉,邹华.建立国家康复辅具服务体系的构想[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62-163.

0 引言康复辅具是利用辅助技术将辅助器具产品因人而异地配置于残障者等特殊人群,起到补偿或替代身体障碍的功能。康复辅具的应用对象为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及慢病患者等。康复辅具涉及康复矫治、功能代偿、生活自理、社会交流、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分为12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在我国,部分康复辅具列入医疗器械的管理范畴,二者在服务对象、服务性质、使用方式、使用特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包括产品制造、配置服务、研发设计等业态门类的新兴产业。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利国利民,既可以惠及民生,又可以优化我市社会经济结构,从而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1 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差异区别类型 康复辅具 医疗器械分类注册 部分 全部服务对象 老年人、伤残等 病人服务性质 收费+公益 收费设计特色 个性化为主 通用为主使用特色 体外为主 体内、体外操作主体 本人为主 医师为主1 康复辅具产业前景随着疾病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康复辅具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80%以上的残疾人和50%以上的老年人能够借助各类辅具改善生活状况。广大群众对康复辅具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开始追求技术含量高、舒适个性化的康复辅具产品。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7%,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8%。而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亿人,其中1/3以上有康复需求;约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持证残疾人达3193万;约有2.7亿慢性病患者,其中50%以上有康复需求;在意外损伤方面,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一生中可能遭遇运动损伤、跌倒、工伤、车祸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综合近3年数据表明: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未来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可见我国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人数众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执行,我国康复辅具产业必将迎来强势发展的春天。2 本地康复辅具产业常州历来高度重视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据常州市民政局官网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康复辅具规模生产企业78家,年销售额100余亿元,产品约4000种,占全球品类的1/5。特别是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并将康复辅具产业融入全市“五新三高两智能”十大产业链建设框架,打造以西太湖国际医疗(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为核心的“一核两翼、多点服务”格局。我市还积极引入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研究中心,与本地企业共建智能康复辅具联合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省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打造全市康复辅具产业创新平台。我市康复辅具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一贯的高度重视和合理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市发改、经信、科技、民政等政府职能部分的倾向性支持和打造的各种对接平台,更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奋斗和努力前行的决心。下面以2个例子进行具体说明。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市乃至全国康复辅具的龙头企业,是行业内少数拥有综合性康复器械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包括多感官综合训练系统、步态训练和评估系统、精准康复综合服务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康复教育等领域。2018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亿元,公司还注重科技创新,在全国拥有4个研发中心,编制及发布9项康复器材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现有各项专利164件,软件著作权57件。公司重视产学研医合作,建有“智能康复技术与辅具联合实验室” “常州市集萃康复医学创新中心”,还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共建“精准康复医学研究与应用常州示范基地”,与以色列迈拓公司共建“中以运动康复实验室”,努力搭建国际化合作研发平台,不断提升公司研发实力,近两年从政府获得的资助超过千万元。常州中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市乃至我国专业生产轮椅的龙头企业,针对残障人士、老年人等轮椅需求群体,生产制造面向家庭的具有监护功能、用户可依据自身条件调节功能的康复轮椅,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地,得到了广泛认可。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3亿元,现有授权发明专利20多件,累计申请专利90多项。公司生产的高端轮椅已入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等,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1158台。目前公司正与日本企业合作研发微压传感器,智能调节吸氧量,使制氧机更加切合人体呼吸机制;正在筹划“共享轮椅”理念,将共享福利拓展到高铁、民航、医院等公共区域,更方便广大需求群体。此外,我市康复辅具企业还有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市华福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迪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长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常州众和轮椅有限公司、常州市锐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共同支撑本地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如思雅公司主要产品是康复踏车系列、磁电热康复治疗仪系列、上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系列等,2018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华福康公司主要经营电动康复床,康复护理床,2018年销售额近千万元。3 外地康复辅具产业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2017年下半年,北京、上海、江苏、云南等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基本目标均为:到2020年,全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国各省市进入康复辅具发展的春天,个别省市更加重视本地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河北省具有较好的康复辅具产业基础,拥有44家康复辅具生产企业,其中远程诊疗系统、电子诊断器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2018年4月,河北省政府还出台《河北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三个发展重点、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到2020年产业规模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此外,南京市也于2018年3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以20条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南京康复产业发展,指出到2020年,“全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上述两地以具体数字为产业发展目标,努力做实事、做成事,值得其他各地学习,抓住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黄金期。4 产业发展问题与国内外知名康复企业相比,我市康复辅具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落后,康复辅具产业仍存在较大空白,无论从产品数量、规模还是科技含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制约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经费不足和宣教不充分等原因,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康复知识缺乏,普遍存在康复意识不强的问题。广大群众仅停留在假肢、拐杖、轮椅等方面,根本不知道康复辅具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市甚至全国一些社区卫生机构、福利机构不知道失能老人、残疾人应该配置什么样的辅具,更不用说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2)缺乏实质政策支持。目前我国仅残疾人配置辅具拥有资金支持,但其他人群所需的辅具基本依靠自筹。我国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商业保险都还没有建立起对应的康复辅具项目,并且适合大众需求或职业伤害所形成或个性化特殊需求的康复辅具制度和体系也缺失。本市也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并无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发布。(3)创新平台不足。我国康复辅具科研机构规模小、数量少、条件相对不足,目前仅有不足10个省部级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民政系统和极少数高校),尚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本市的创新平台则更加屈指可数,仅有钱璟公司的“智能康复技术与辅具联合重点实验室”和“JITRI-钱璟联合创新中心”,其他企业的创新平台仅为企业自身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4)产业人才不足。在我国,开设康复专业的院校不多,培养专业的康复技术人才亦较少,能为企业输送的人才也随之较少,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本市科研院所较少,未有一家院校专门开设康复专业课程,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基本从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招聘;康复辅具生产制造人员学历层次低,以中专、大专生为主,只有少量高层人员是本科生、研究生。5 产业发展建议(1)普及康复知识。利用自媒体、大众传媒、座谈会和单独咨询等多方式普及康复知识和康复技能。加强康复医师和志愿者定期开展康复讲座,提供康复指导,切实提高康复人群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康复理念和康复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知康复、懂康复、用康复的环境氛围。(2)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我市康复辅具发展实际的、可落地的产业政策,如将工伤人员的康复辅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贫困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将部分康复辅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将符合条件的高端康复辅具产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范围、创新商业保险公司康复辅具产品种类等。(3)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康复辅具职业培训和教育机构,加强对康复辅具生产制造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层次教育,从专业知识和实操2个角度进行考核。加强本地相关院校康复专业建设,和医疗机构、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正规康复专业人才,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企业和产业需求。(4)研发高端康复产品。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康复人才、技术、产品及其标准,加强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等国内大院大所合作,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可穿戴式等方向,不断研发高技术、高质量、高性能的康复辅具产品,逐渐向“以质取胜”方向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5)加强产业监管。不同于医疗器械具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康复辅具管理没有立法保障,导致产品监管松散。因此为保障弱势群体安全,鼓励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建立产品追责制度,制定产品企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推动本地政府加强对产品制造企业的监管,建立抽检制度和问责制度并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参考文献[1]单新颖,张腾宇,张晓玉.可穿戴技术在康复辅具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1149-1151.[2]孙路路.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民政,2017(10):37-39.[3]单新颖,闫和平.我国康复辅具管理思路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5):552-553.[4]母瑞红.我国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的监管现状与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7):663-664.[5]郑飞雪,贝维斯.辅具适配和环境改造在残疾人社区康复中的实践及启示[J].中国康复,2014,29(5):396-398.[6]毕琪,季敏,宋毓,等.上海市辅具器具适配服务对残疾人照顾者负担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5,28(7):80-82.[7]王宏,许晓鸣.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其服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4):321-323.[8]白杨,欧阳昭连,杜然然,等.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机构养老康复辅助器具发展现在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8):158-162.[9]于涛,王昊,余海瑞,等.天津市部分养老院康复医疗现状及服务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77-79.[10]王喜太.将康复辅具纳入医保有利于保障民生扩大内需[J].中国民政,2012(6):24-26.[11]樊瑜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大发展[J].中国民政,2016,(21):40-42.[12]方新,李高峰,熊宝林,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2):211-213.[13]方琼.融合康复产业的高职专科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7,39(2):136-139.[14]罗椅民,师昉,邹华.建立国家康复辅具服务体系的构想[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62-163.

文章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网址: http://www.qyggygl.cn/qikandaodu/2020/0805/423.html



上一篇:企业办三甲医院2014—2018年护理论文的发表现
下一篇: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企业改革与管理投稿 | 企业改革与管理编辑部| 企业改革与管理版面费 | 企业改革与管理论文发表 | 企业改革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